由國際佛光會沙巴協會主辦,亞庇分會承辦之”生命中的轉彎處”講座會,於2018年1月12日晚上8點,在達邁佛光山沙巴禪淨中心圓滿舉行,吸引了60餘名佛光人和信眾踴躍出席聆聽,也明白了「發心立願」是可以從生命的的逆境中,去克服種種迂迴轉彎險阻,讓生命從轉彎處,找到人生不一樣的角度,跳脫苦惱,開啟另一個起點,邁向光明的未來,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。
主辦單位特禮請國際佛光會周學文檀講師來為這項以“生命中的轉彎處”為主題之生命教育講座開講,與大家分享他是如何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種種橫逆挫折,如何轉化生命,他的人生由此蛻化,破繭而出,找到幸福快樂。
周學文檀講師是美國猶他大學化工碩士,曾經榮獲小巨人獎、優良金商獎。 他除了擔任佛光會檀講師、亦是彰化一區督導長、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。
在席上周學文引用星雲大師著作《貧僧有話要說》第三十三說「我的發心立願」的內容,闡述大師發心立願,是我們學佛一生的修行要道。發心,簡單的說,就是開發心地。心,廣大無邊,你如何開發它呢?你開發多大,它就有多大的收成。心,好比一塊田地,你開發多少,它就讓你種植、生產多少,一粒種子播到心田裡,就不知道會有多少收成了。其實發心的意思,用現在經營的理念來講,就是投資賺取結果。
發心,有發增上心、發出離心、發菩提心;所謂發增上心,就是你要修行入道,要發心布施、發心持戒、發心慈悲、發心服務……所謂發心,必須要身體力行,好比發心苦行,發心修持禮拜,發心捨宅為寺、發心印行經典、發心修橋舖路、發心興辦義學,發心護持佛教等等。而發菩提心,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」這就是「以出世的思想,做入世的事業。在人間佛教的修行上,只要發心,不論是發增上心、出離心、菩提心,雖有次第,但都是同等重要。
「沒有人間佛教,就沒有今天的我」周學文檀講師在分享時披露,由於父親周羅漢的用心良苦,從幼稚園便就讀佛教創辦的菩提幼稚園,也曾對於過年期間同學出遊,自己卻在禮千佛而心生羨慕。然而種下的菩提種子在因緣合和之時,讓大學畢業的他在閱讀小叢書時,為大師的智慧所攝受,便開始發增上心,學習佛法。也因為這樣,遠洋留學時即便生活在摩門教的環境,甚至隨眾參加團契,卻能堅定意志。對他而言,尊重包容勸人為善奉為圭臬的各種宗教,但仍有程度差異,佛教便是融合的精華。
周學文也分享如何將佛法應用在事業和生活中。 37 歲創業,當老闆後,人生的挑戰才開始,為累積福德,在母親的接引下,去福山寺做義工,拜《水懺》,但是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廠房,三十倍成長的公司,頓時蕩然無存。
周學文也道出自己如何體會無常,進而認知無常不一定不好,世間財物只是短暫擁有。在這麼重大的事故發生,還秉持「果然龍天護佑,沒有人死亡,沒有殃及鄰居」,發願擔任會長並全力以赴、廣結善緣,增加全家修福修慧的機會。有了正面思維的力量不可思議,當會長後公司加速成長,進而體會這是平日和廠商、員工、銀行、甚至競爭對手廣結善緣的結果,更肯定了解如是因、如是果的真理。
周學文也以自己為例,說明夫妻共同參與佛光會活動,有相同的信仰,讓家庭更和諧。
最後周學文與大家共勉時鼓勵大家多閱讀星雲大師之書,在日常生活中實現「三好、四給」的精神,在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的正能量精神中,將佛法落實在會務與活動當中。尤其布施看起來是給別人,其實是給自己,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。逆境是成就我們的助緣,禍福、惡業和善業是不能相抵,但好事做得多,就可以重罪輕受。學佛修行,行善不是不會遇到逆境和挫折,而是在遇到挫折困難時,讓我們可以更有智慧及勇氣,以坦然自在清明的心去面對及轉化。同時我們要感謝無常,珍惜因緣,因為在生命中,危機往往是轉機的開始,期勉佛光人在服務、奉獻、參與活動中廣結善緣,行三好四給,讓佛法在人生的轉彎處,創造無盡的春天。
周學文檀講師精彩的講演,讓與會佛光人和信眾認識如何以佛法安心,度過人生許多轉彎處,繼續向前走;心念能轉,逆境也會變成助緣;大家因為參加講座會,得到人生正確的方向與法樂,獲益良多。
另外,佛光山沙巴禪淨中心監寺覺度法師為”生命中的轉彎處”講座會作出總結時表示,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要國際佛光會周學文檀講師到沙巴,和佛光人及信眾分享他信奉人間佛教之後人生的變化。今晚從周學文檀講師與大家分享的發心立願,可見得發心立願是能夠讓內心更有力量。這項講座會是讓大家了解到當面對逆境之時,要會觀念改變,也明白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緣果報的。
一名與會者鄭長發在講座會圓滿結束後受訪時表示,人生的成敗,常常因為一個人、一件事,甚至一句話而有了決定性的影響。在人生過程中,難免會面臨各種難關考驗。而今晚獲得國際佛光會周學文檀講師的點撥,讓他要從發心發願,到身體力行,也讓他更有智慧和勇氣去面對風雨人生。
與會者有佛光山沙巴禪淨中心監寺覺度法師、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副執行長吳美芳師姑、國際佛光會沙巴協會督導長司徒田裕、督導司徒偉新、張文源副會長、亞庇分會會長傅美娟、督導吳燕珠、督導田美容、兵南邦分會副會長陳友才等人。
佛光新聞